《经疏》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,当是叶之能事,岂知其质虽润,而性却燥,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。 发明龙眼补血益肝,同枸杞熬膏专补心脾之血。
《本经》除脾胃寒热,通利九窍血脉关节,令人不忘,去恶虫。《灵苑方》治乳痈肿痛结硬欲破,烧存性,无灰酒服之。
若《济急方》同黄连治小便血,《圣济总录》同芍药治月水不断,纵藉酒之辛温,以行苦寒之势。今方士每用数斤去刺,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,治劳伤失血、痿软,往往获效,以其能调养血气而无伤中之患也。
气味俱浓,益火消阴,大补阳气,下焦火不足者宜之。与酸枣、白棘无异。
盖治筋必取阳明,治湿必扶土气,其功专于利水,湿去则脾胃健,而筋骨利、痹愈,则拘挛退,而脚膝安矣。《本经》主温中下气止痛,咳逆寒热,专取辛温散邪之力。
发明金樱子止小便遗泄、涩精气,取其甘温而涩也。 其味寒利,故《本经》治劳热邪气,指劳力伤津,癃闭不通之热邪而言,非虚劳之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