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明苦寒,略兼微辛,故有小毒,为祛风除湿而兼活血之要药。今世误以为诸血圣药,病者不惜重费,医者藉为射利,咸以姜黄代充,为害非浅。
若脉虚者,则宜熟地黄。《本经》止咳逆上气,胸中寒热结气,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。
胶固稠粘者,诚为合剂。乃气病之总司,女科之主帅也。
入香油熬化或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,生则有毒伤人。男子阴疝偏坠,小儿秃顶,鼻衄,及热毒下痢紫血、鲜血,用此并效。
言下十二经水,又治饮食寒热邪气者,以其苦寒峻利,饮食之邪亦得荡涤,而寒热自除也。 或中暑伤气,气无以动。
发明赭石之重,以镇逆气,入肝与心包络二经血分。 古今诸方表汗用参苏饮、败毒散,和解用小柴胡,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、竹叶石膏汤,攻下用黄龙汤,领人参深入驱邪,即热退神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