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治唇肿而赤,不渴。汗出为营虚,恶寒为卫虚,若重补其阴则恶寒愈甚,但回其阳则阴愈劫矣。
喻嘉言曰∶诸泻心汤,原以涤饮,此证因呕,故推半夏为君。本方加蛤粉等分,为末,名皂蛤丸;治妇人风邪客于乳房,而成乳痈。
水不能制火,则清和之气乖乱,而精液随之走散矣,精液走则光华失,故视物不清也。山药、茯苓,甘淡者也,甘能制湿,淡能渗湿,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。
经曰风胜湿,故用羌、防、、独、芎、蔓诸风药以治之。润可以去燥,麻仁、杏仁、芍药是也;苦可以胜燥、枳实、浓朴、大黄是也。
表证未除者,寒热往来、胁痛、口苦尚在也;里证又急者,大便难而燥实也。[眉批]在无神二字上定案。
升麻能入阳明,升阳而解毒;元参能入少阴,壮水以制火;甘草甘平,能散能和,故上可以利咽,而内可以散斑也。凡疟寒热相搏,邪正分争,并于表,则阳实而阴虚,阴虚生内热,阳实生外热,中外皆热,故见其烦渴而身热,恶热莫任也;并于里,则阴实而阳虚,阳虚生外寒,阴实生内寒,中外皆寒,故见其鼓颔而战栗,恶寒莫任也;若其邪正分争,并之未尽,则寒热交集,鼓颔战栗,烦渴身热并至矣。